亚欧能源网:五一前夕,受国务院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和国家能源局调增2015年光伏发电并网17.8GW,增幅高达70%的政策利好,4月28-30日SNEC上海光伏新能源展会在期盼中开幕,在喜悦中落幕。
就在这一片喜悦中,作为长期关注光伏和新能源的笔者也注意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光伏硅片行业整体缺席这届盛会。为此,笔者不得不向业内人士四处打探,试图揭开其缺席的个中缘由。
经过展会和五一假期,笔者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也访谈了一些硅片企业和行业的相关人士,结果是大家一致向笔者大倒苦水,呼吁笔者能够为夹缝中求生存的硅片企业和行业发出一点呼吁,给其一点生存和发展空间。
笔者首先问业内人士,为何硅片企业和行业整体缺席SNEC光伏展会?
行业人士的答复五花八门,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点缘由:
第一,硅片企业和行业单独作为一个环节生存很难。硅片行业在上游多晶硅与下游光伏电池组件之间求存,受到多方挤压,单独作为一个环节生存很难。以上游多晶硅企业为例,多数具有多晶硅与硅片的双重产能,并且往往是硅片产能大于多晶硅产能,使得硅片企业无米下锅。以硅片产能位居全球首位的GCL保利协鑫为例,其多晶硅产量6.7万吨,其硅片产出高达近13GW,还需要从美国进口5000多吨的多晶硅来填补其硅片产出不足。且其硅片产能据说通过改造可以提升到15GW,这将垄断国内和全球近40%的硅料和硅片市场。不仅如此,下游企业电池组件大厂也多数拥有自己的硅片车间。
第二,主流硅片企业大多转型出口高效单晶硅片。受以上所述因素影响,纯硅片企业为了生存,纷纷转型出口高效单晶硅片。隆基、中环、卡姆丹克、晶龙、阳光能源等中国五大单晶硅片企业,2014年出口创汇达8亿美元,占总体硅片出口额的36%。这五大单晶硅片企业的特点和竞争力在于差异化、价值、高端路线,这也是这些单晶企业和行业免受常规多晶产品的同质化降价竞争,能够独善其身的缘由。
第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硅片行业面临四不敢。受多晶硅双反和加工贸易暂停令的影响,硅片行业孤军奋进。但面对9月1日即将到来的截止日期,硅片企业陷入困境。部分硅片企业的销售人员和业务老总们反映,海外订单,特别是日本、美国等订单很多,但是企业不敢接,他们心急如焚。
这是为何?美元走强,欧元走弱,光伏上网电价、系统造价继续快速下降,这迫使组件、电池、硅片乃至硅料均必须相应降价,可是加工贸易暂停令如果真执行,将给企业带来惩罚性关税、增值税等各项成本的增加18%以上。
而硅料成本大约占硅片的40%以上,这带来硅片成本至少增加8%以上。国内某北方的单晶大佬年产值高达近50亿元,利润仅1.3亿元,净利润率不足3%。
还有一些处于亏损中。比如华东地区一家五大巨子的单晶企业2014年亏损近1500万美元。即便是作为龙头老大的隆基,2014年销售额达36.8亿元,净利润2.93亿元,利润率不足8%。
因此,加工贸易暂停令的执行,将使得这些企业变成没有利润,更多的陷入亏损。企业自然也就是有单不敢接了。
销售不敢接单,采购自然不敢进口,加工贸易的不敢进,一般贸易的更不敢进。企业也不敢生产,没有订单,或者成本上升而售价下降,企业没有利润甚或亏损,企业哪敢生产呢?
N型硅片,N型高效电池等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全世界尤其欧美日国家正在快速发展,中国正在努力跟进,可是在 这种情况下,企业生存都有苦难,更哪敢谈发展呢?
硅片企业如此,下游电池组件也是类似。这事关全国十多个省市,几十个县市,150亿美元的出口和2000亿的产值,几十万人的就业。笔者也与光伏中下游企业和行业一起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及早体察民情,在适当保护国产多晶硅行业的同时,更要照顾到中下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继续延续加工贸易,给企业和行业政策定心丸。